期权到期放弃行权的会计处理详解

理财顾问 (16) 3个月前

期权到期放弃行权的会计处理详解_https://wap.fcdydaikuan.com_理财顾问_第1张

期权到期放弃行权,指的是期权持有人在期权约定的到期日,选择不按照约定的价格buy标的资产(通常是公司的股票)。由于持有人放弃了行权,期权自动失效。对于公司而言,之前确认的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相关的会计科目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下详细讲解期权到期放弃行权时会计分录怎么做

期权到期放弃行权的会计处理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相关规定,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即期权可行权之前),公司应当将取得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确认资本公积。如果期权最终失效,不再可行权,则之前确认的资本公积需要转回。

期权到期放弃行权的具体会计分录

在期权到期且被放弃行权时,会计处理主要涉及冲销之前确认的与该部分期权相关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具体分录如下: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说明:

  • 借方“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冲销之前确认的与失效期权相关的金额。这部分金额是在等待期内,根据期权的公允价值和可行权比例逐步确认的。
  • 贷方“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将冲销的资本公积转入未分配利润。通常情况下,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企业也可能直接转入“盈余公积”。

期权到期放弃行权会计分录案例

假设A公司授予员工一项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计划,授予员工100万份期权,每份期权的公允价值为10元,等待期为3年。在等待期内,A公司每年确认的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为(假设所有员工都完成了服务期):

借:管理费用等 (根据员工所属部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金额 = 100万份 * 10元/份 * (1/3) = 333.33万元

3年后,假设有20万份期权到期,员工选择放弃行权。则A公司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处理: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万元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万元

计算过程:

需要冲销的资本公积金额 = 20万份 * 10元/份 = 200万元

期权到期放弃行权的特殊情况处理

在某些情况下,期权计划可能会有特殊条款,例如:

  • 加速可行权:如果员工提前达到某些业绩目标,期权可能会加速可行权。
  • 回购条款:公司可能会有权在期权到期前以一定的价格回购期权。

在这些情况下,会计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条款进行调整。建议咨询专业的会计师,以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

期权到期放弃行权的影响

期权到期放弃行权对公司的财务报表产生一定的影响:

  • 资本公积减少: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
  • 未分配利润增加:增加未分配利润的金额。
  • 每股收益(EPS):由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会影响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放弃行权也会间接影响每股收益。

期权到期前终止行权

有时员工可能会在期权到期前离职或其他原因导致期权提前终止。对于这种情况,会计处理与期权到期放弃行权类似,也需要冲销之前确认的资本公积,但需要考虑可行权比例和预计可行权数量的变化。具体可以参考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相关资料。

总结

期权到期放弃行权时会计分录怎么做?简单来说,就是冲销之前确认的与该部分期权相关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并将其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理解这一过程,结合实际案例和特殊情况分析,可以帮助财务人员更好地处理期权相关的会计问题。请务必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咨询专业的会计师,以确保会计处理的合规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