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债如何卖出:我的一些实操心得与纠结

理财顾问 (2) 1天前

转债如何卖出:我的一些实操心得与纠结_https://wap.fcdydaikuan.com_理财顾问_第1张

“转债怎么卖?”这问题听着简单,真要回答起来,学问可就大了。很多新入行的朋友,拿到一张心仪的可转债,涨了,想卖;跌了,又怕卖早,或者想着补仓。但说实话,从持有到最终变成真金白银,这中间的“卖”字,远比“买”要考验人的心性,也更复杂。

卖出时机的“拍脑袋”与“硬道理”

我刚接触转债那会儿,卖出全凭感觉。比如,某个转债涨到130块,我一看,嗯,不错了,赶紧卖了。结果呢?几天后它飙到150,甚至160。这种“错失恐慌”隔三差五就来一次,搞得心态很不好。后来才慢慢明白,所谓的“感觉”,其实是对市场波动、公司基本面、甚至一些技术指标的模糊感知,但缺乏一个清晰的框架。

一开始,大家都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觉得转债涨到一定程度就该卖。但这个“一定程度”,到底是多少?是110?120?还是130?这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你当初买入的价格,你对这支股票的预期,以及当时的市场环境。如果买的时候是100块,目标是120,那涨到120卖掉,这很正常。但如果买的时候是90块,看好它能到150,那120就可能卖早了。这中间的差价,就是你付出的“机会成本”。

所以,卖出转债,绝不能是“拍脑袋”。得有它的“硬道理”。这个硬道理,我总结下来,大概有这么几个层面:

1. 价格与价值的博弈

转债,说到底,是依附于正股的。当转债的价格(尤其溢价率)远远脱离其内在价值时,我就倾向于考虑卖出。比如,一只转债,正股价格涨得飞快,但转债的溢价率却在不断扩大,甚至出现负溢价。这个时候,转债的价格更多是由市场情绪驱动,而不是由正股的价值支撑。这种情况下,一旦市场情绪反转,转债价格会迅速回落,甚至跌破强赎线。我曾经操作过一个券,正股涨得很好,但转债溢价率已经到20%以上,我觉得风险有点高,就卖了。后来正股虽然继续小幅上涨,但转债因为高溢价,价格反而没怎么动,甚至小跌,这让我更坚定了对溢价率的关注。

当然,也有例外。有些优质的、流通盘小的转债,在市场认可度高的情况下,可能会长期维持较高的溢价。但总体而言,高溢价就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带来超额收益,也可能成为下跌的导火索。我更喜欢那种价格相对合理,或者溢价率处于正常区间的转债。

2. 强赎条款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强赎。几乎所有的可转债都有一个“触发强赎”的条款,通常是正股在连续N个交易日里,价格达到转债面值的130%(具体比例不同)。一旦满足条件,发行人就有权以面值加少量利息的价格赎回转债。这意味着,如果你持有的转债面临强赎风险,而你的成本远高于面值,那么一旦被赎回,你将面临本金的损失。这是我见过最惨痛的卖出失败案例之一:有人因为行情好,追高买入了一只转债,价格到了150,以为还能涨,结果正股被连续拉升,触发了强赎。最后赎回的时候,他只能以100多块钱的价格卖出,亏损了近三分之一。

因此,时刻关注你持有的转债的强赎情况,是“转债如何卖出”这个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一旦发现有被强赎的迹象,哪怕你的账面浮盈很高,也得认真考虑是否应该“落袋为安”。有时候,提前卖出,即使少赚一点,也比承担强赎带来的巨大亏损要强。我通常会在转债价格触及130%强赎价的一段时间前,就开始考虑逐步减仓,而不是等到最后一刻。

“卖”的比“买”更需要策略

我的经验告诉我,卖出转债,与其说是“卖”,不如说是“管理”。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评估和调整。有时候,我会根据公司基本面的一些变化来决定是否卖出。

3. 基本面变化与卖出时机

比如说,一家公司原先质地不错,但近期出了些负面消息,比如业绩大幅下滑,或者有重大的诉讼风险。即使转债价格还没怎么跌,但如果我对这家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了疑虑,我可能会选择卖出。毕竟,转债价格的上涨很大程度上还是会回归到正股的表现上来。如果正股的基本面出了问题,转债自然也很难独善其身。

当然,也不是说一点点负面消息就立刻卖。我还会看这个消息的严重程度,以及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有些小插曲,市场反应过度,反而可能成为低吸的机会。关键在于,你是否还相信这家公司,是否还看好它未来的发展。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即使账面上有浮盈,也应该考虑止盈了。卖出,也是一种风险控制。

我记得之前有一段时间,我持有一只科技类公司的转债。公司发布了新产品,市场反应热烈,正股和转债都涨了不少。我本来觉得还可以继续持有,但后来发现,这个新产品虽然短期内吸引眼球,但其技术壁垒不高,很快就被竞争对手超越,而且研发投入巨大,后续盈利能力堪忧。我评估了一下,觉得这个公司的长期增长逻辑存在问题,就果断卖出了。事后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该转债后来也随着正股的下跌而大幅回落。

4. 策略性卖出:为了更优的配置

有时候,卖出不是因为看空,而是为了更优的资产配置。比如,我持有的某只转债,已经涨到让我满意的位置,或者说,我手头上发现了一个更好的投资机会,无论是另一只性价比更高的转债,还是股票。这时候,我会考虑卖出我持有的转债,把资金腾出来,去投向那个我认为更有潜力的标的。这是一种“机会成本”的权衡。

这种策略性的卖出,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能力识别出“更好”的标的。如果你只是盲目地从一个标的换到另一个标的,那意义不大。但如果你经过深思熟虑,确实认为某个新的投资机会能带来更高的回报,并且风险可控,那么卖出已有的持仓,进行转换,就是明智之举。这需要你对市场有持续的跟踪和研究,也要有清晰的投资理念。

我一直相信,投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转债如何卖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适合自己的答案。关键在于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