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香港人如何抗通货膨胀,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买金、买楼,似乎这是本地人最“传统”的保值手段。但老实说,这种认知未免有点过于标签化了,也忽略了香港社会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是近几年来,市场的波动性大了不少,单一的抗通胀策略,无论是经验还是数据,都显示出其局限性。过去那种“买了就稳赚”的心态,现在看来,多少有点想当然了。
香港的通胀,说到底还是跟全球经济大环境,特别是输入性通胀有很大关系。石油、粮食价格的起伏,加上本地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都会层层传导下来。我们做资产配置的时候,不能只盯着“负增长”的账面数字,更要看实际buy力下降的速度。很多客户跟我说,以前月供的那几千块,现在感觉“没那么重了”,但同时,他们也发现,同样的钱,能买到的东西反而少了。这种“感觉”背后,其实就是实实在在的buy力侵蚀。
就我这些年在行业里打滚的经验来看,很多时候,大家对通胀的理解,停留在“物价上涨”这个层面。但其实,通胀的本质是对货币buy力的剥削。无论是储蓄还是投资,如果回报率跑不赢通胀,那就是在亏钱,只不过这个亏损是缓慢而无感的。所以,我们的目标,不只是让钱“不贬值”,而是要让它“增值”,而且要跑赢那个看不见的通胀巨兽。
有人会说,香港的楼价不是一直在涨吗?这确实是事实,但近年来的政策调控、利率变动,也让楼市的“稳赚不赔”神话出现了裂痕。而且,楼市的流动性相对较低,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或者说,手头有足够的现金去操作。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首付就是一个巨大的门槛。
在我看来,应对通胀,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得“多元化”。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尤其是在市场波动加剧的时候,风险实在太高了。很多人误以为多元化就是买几种股票,或者买基金。但真正的多元化,是资产类别、地域、行业的全面分散。
我们经常建议客户,在考虑房产之外,可以审慎配置一些与黄金相关的产品,比如黄金ETF,或者直接持有实物黄金。但要记住,黄金更多时候是作为避险资产,它的长期增值能力,不如一些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这就像是给你的投资组合买一份“保险”,而不是主要增长引擎。
另外,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我们会去挖掘一些具有全球视野的股票。比如,某些在国际市场上有强大竞争力的科技公司,或者能够从全球化趋势中受益的消费品企业。这些公司,往往能通过自身的创新和规模效应,抵御一部分通胀压力,甚至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实现利润的增长。
我也遇到过一些客户,他们对一些相对“冷门”的领域很感兴趣,比如一些拥有稀缺资源的矿业公司,或者特定领域的服务提供商。这些投资,虽然门槛可能较高,研究难度也大,但一旦选对,其回报往往也非常可观,而且这些资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通胀属性,比如资源价格的上涨,直接推高了相关公司的价值。
很多时候,我们做好资产配置之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了。但这是不够的。市场是动态的,通胀的环境也在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定期对自己的投资组合进行“再平衡”。
举个例子,如果你当初配置了50%的股票,30%的债券,20%的黄金。结果一年后,股票涨得特别好,占比变成了60%,而债券和黄金的占比就下降了。这时候,你就需要卖出一些涨得过多的股票,买入一些相对落后的资产,让你的投资组合回到最初设定的比例。这个过程,看似是“卖高买低”,但实际上,它是一种风险控制,也是一种顺势而为。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还会根据宏观经济的信号,比如央行的货币政策、全球通胀的最新数据,来适度调整资产的权重。这需要敏锐的观察和专业的判断,有时候,一点点的微调,就能在未来的市场波动中起到关键作用。我记得有一次,我们提前预判到某些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因为地缘政治因素而大幅上涨,于是适度增加了对相关领域ETF的配置,结果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这部分资产的表现远远跑赢了大盘,有效对冲了其他资产的波动。
除了传统的金融资产,其实我们还可以挖掘一些“无形资产”的价值,来对抗通胀。比如,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香港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和“议价能力”,才是最根本的财富。当你的技能越稀缺,越有价值,你就能在工作中获得更高的薪酬,从而抵消一部分生活成本的上涨。
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他们不是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但他们在自己的行业里深耕多年,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人脉。当行业景气度高的时候,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完全可以跑赢通胀。这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抗通胀方式,因为它直接作用于你创造财富的能力。
再者,建立一个稳固的社会关系网络,也不容忽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些人脉往往能提供意想不到的帮助,无论是信息上的,还是资源上的。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强大的社会资本,其价值有时比单纯的金融资产更难以被通胀所侵蚀。
总而言之,香港人如何抗通货膨胀,不是靠一个单一的秘籍,而是需要一种系统的思维和持续的行动。这其中,既要有对长期趋势的把握,也要有对短期波动的灵活应变。我们需要审视自身的风险偏好,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去构建一个能够穿越牛熊、抵御通胀的多元化资产组合。
我常跟客户说,投资理财这件事,就像是在一条充满未知数的河里航行。我们要做的是,在出发前,把船造得足够坚固,装备好导航系统,并且时刻关注水文和天气变化,适时调整航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抵达财富的彼岸,而不被沿途的暗礁和风浪所吞噬。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