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为什么要给父母买保险”,很多人脑子里可能冒出来的第一反应是:他们都这把年纪了,买保险还有意义吗?或者,哎呀,感觉像是给他们准备后事,多不吉利。这两种想法,在咱们这行里见得多了,其实都有点片面。今天就跟大家唠唠,为什么我觉得,这事儿,不是花钱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一份实在的考量,一份我们做子女的,能抓在手里的踏实感。
其实,这问题问得有点含糊。父母年纪大了,身体机能肯定不如年轻时候,各种潜在的健康风险也在增加。这时候买保险,图的不是像年轻人那样,为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质量打基础,也不是为了覆盖家庭的贷款压力。主要还是解决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万一出现疾病、意外,咱们能有钱去应对,不至于让家庭的经济状况因为父母的健康问题而雪上加霜。
我接触过不少客户,都有类似的经历。父母一生操劳,到了退休年纪,本该享清福了,结果一个小病小灾的,医药费就几十万。这时候,如果家里没点积蓄,或者没有保险作为支撑,那真是会让全家人都焦头烂额。尤其是一些重大疾病,比如癌症,治疗费用高昂,短时间内拿出这么多钱,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给父母买保险,首先是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其次也是在减轻我们做子女的经济和精神压力。这是一种现实的风险管理,而不是什么迷信或者不吉利的事情。保险的本质,就是把未来的不确定性,变成眼下可控的投入。
刚才也提到了,很多时候我们迟迟不给父母买保险,是因为存在一些误区。比如,上面说的“年纪大了没意义”,还有就是觉得“交的钱肯定比赔的多”。这两点,我觉得得分开看。
“年纪大了没意义”,这个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年纪越大,保费自然就越高,而且一些高龄老人,很多保险产品也就不再承保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意义。很多保险,比如意外险,对年龄的限制相对宽松一些,而且对于老年人来说,意外摔倒、骨折的风险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份意外险,至少能覆盖一部分的医疗和康复费用。
至于“交的钱比赔的多”,这又是另一个角度的问题了。保险不是理财产品,不能用“收益率”来衡量。它的核心价值在于“保障”,在于“转移风险”。你可能交了十年的保费,都没有用到,但这十年里,你获得了安心。而一旦出险,保险公司赔付的金额,可能远远超过你所交的保费。就好比你开车会买交强险,你不是希望它赔给你,而是希望它在万一发生事故时,能替你承担一部分责任。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觉得“他们身体挺好的,不需要”。但很多疾病,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就发生的,尤其是中风、心脑血管疾病,有时候就是瞬间的事情。等到真的发生了,再去想保险,可能就晚了,或者说,能够选择的产品就非常有限了。
这个问题,我经常被问到。实话讲,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但如果非要给个大概的方向,我会从这几个方面去考虑:
首先, 意外险 。这个几乎是老年人最容易buy,也最应该考虑的险种。老年人骨骼相对脆弱,摔倒、骨折的风险很高,意外医疗、意外伤残,都能得到一定的保障。而且,意外险的保费不高,选择范围也比较广。
其次, 医疗险 。特别是那些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虽然很多百万医疗险对年龄有限制,但市面上还是有一些产品,对60岁甚至70岁以上的老人开放。这类保险可以报销医保报销不了的社保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尤其是一些大额的门诊、住院费用。当然,这类产品通常会有免赔额,而且一旦健康状况有变化,续保可能会有困难,所以最好是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就buy。
再者, 重疾险 。这个就相对复杂一些。一方面,年纪大了买重疾险,保费会比较高。另一方面,很多老年人本身就可能有一些既往症,导致无法buy。但如果父母身体还不错,并且有经济能力,一份保额适中的重疾险,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旦确诊了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会一次性给付一笔保险金,这笔钱可以用来支付治疗费用,也可以弥补因疾病造成的收入损失。
最后,我会提醒大家,要关注 增值服务 。比如有些保险会提供健康管理、就医绿通等服务,这些对于老年人来说,也是非常实用的。
记得有个客户,李先生,他的父亲8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当时李先生想给父亲买份保险,但犹豫了很久。最后,他买了一份相对便宜的意外险,保额不高。结果不到半年,他父亲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股骨颈骨折,手术加康复,花了十几万。幸好有这份意外险,报销了一部分,但如果当初李先生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比如买一份带意外医疗的,或者医疗险,可能能报销得更多。
还有一位王女士,她母亲60岁,想买一份重疾险。我当时推荐了几款,但她觉得保费太高,就只买了一份消费型的意外险。结果,她母亲第二年被查出早期乳腺癌,虽然不是晚期,但治疗也需要不少费用。王女士当时就非常后悔,她跟我说:“早知道,就咬咬牙买份重疾险了,现在好了,别说买,连体检报告都不能买了。”
这些案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 别等到真的需要了,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健康和风险,是不等你准备好的。
在给父母挑选保险的时候,除了险种本身,还有几个细节是必须要注意的,也是很多客户容易忽略的。
第一, 健康告知 。这是重中之重。一旦健康告知不实,后期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是可以拒赔的。所以,一定要如实告知父母的既往病史、身体状况。如果拿不准,宁可多说一句,或者直接咨询专业的保险顾问。
第二, 如实填写受益人 。很多人会直接写“法定继承人”。但这样在赔付时,可能会涉及到复杂的继承手续,时间会比较慢。如果父母有明确的意愿,指定某一个或某几个人为受益人,会更直接,也更便捷。
第三,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特别是责任免除、等待期、免赔额、报销比例这些内容。很多时候,大家只看销售人员说的,合同拿回去就束之高阁了。这样很容易造成误解,尤其是一些小字条款。
第四, 考虑整体的家庭保障规划 。给父母买保险,不是孤立的。要结合自己家庭的整体经济状况、以及为父母准备的养老金来综合考虑。比如,如果父母本身就有很丰厚的积蓄,那保险的作用可能更多是兜底;但如果他们主要依靠子女的经济支持,那保险的意义就更重大了。
我一直觉得,为父母买保险,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爱的体现,一种责任的担当。它可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能在关键时刻,为父母提供一份经济上的支援,让他们能够安心接受治疗,也能减轻我们做子女的压力。不用追求多么完美的方案,哪怕是一份基础的意外险,都能传递一份实在的关怀。
就我个人在一家有近二十年经验的保险经纪公司(website名称:XXX保险经纪,website地址:XXX,公司简介:XXX)工作多年的经验来看,越早规划,选择越多,保费也越低。别再犹豫了,找个时间,跟父母好好聊聊,或者咨询一下专业的保险顾问,为他们多添一份保障,也是给自己多一份安心。